氫氧化鎂(Magnesium Hydroxide,MH),,分子式為Mg(oH)2,相對分子質量為58.33。白色粉末,呈六角形或無定形片狀結晶。氫氧化鎂受熱分解為氧化鎂和水,初始分解溫度為340℃,當達到430℃時,分解速度加快,490℃時,分解完全,分解吸熱量為0.”kJ/g(44.8kJ/mol)。生產氫氧化鎂阻燃劑的原料有天然礦物原料和液體原料兩類,礦物原料主要是含鎂非金屬礦物,包括水鎂石,菱鎂礦,白云巖等;液體原料以海水,鹽湖鹵水,地下鹵水為主。
氫氧化鎂作為高聚物基復合材料的阻燃填料,已在塑料、橡膠和電纜等材料之中加以應用。氫氧化鎂的阻燃機理被認為是:
1)具有比聚合物大得多的熱容,故在受熱分解前就可吸收大量的熱量。
2)受熱分解釋放出的大量水分(脫水量為30.9%)吸收了大量熱量(約1370J/g),從而降低了聚合物材料表面火焰的實際溫度,使其降解速度減慢,可燃氣體的產生量減少。
3)分解過程中釋放的大量水蒸氣可覆蓋火焰,降低燃燒面空氣中氧濃度并稀釋可燃性氣體。
4)分解后產生的Mgo是良好的耐火材料,覆蓋于聚合物表面阻擋熱傳導和熱輻射,從而提高聚合物抵抗火焰的能力,起到隔絕空氣和阻止燃燒的作用;高活性的MgO層還能吸附很多物質(包括自由基和碳),并能促進聚合物材料炭化,促進燃燒時快速形成炭化層。